资讯中心
固定资产审计
发布时间:2023-06-19 来源:苏州云帆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浏览量:88次

 定资产审计涉及到评价与企业固定资产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维护涉及并得到有效运行,并且需要执行穿行测试和控制测试等审计程序。其审计目标包括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计价是否恰当、余额是否正确以及披露是否恰当等[1]。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需要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分类汇总表,并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总账数、报表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时,首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关的内容进行了解,然后执行穿行测试,即检查实际中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的购买、折旧、维修、报废等控制措施是否与设计的内部控制一致。如果发现实际操作与内部控制不一致,则需要进一步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此外,审计人员还需要确认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是否归属被审计单位所有,以及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1]。对于固定资产的计价和余额,审计人员需要确认计价是否恰当,余额是否正确。最后,审计人员还需要确认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
总之,固定资产审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进行详细、全面的审计程序,以确保企业的固定资产账面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那么具体怎样开展呢?
1、内部控制评价:需要对被审计单位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关的内容进行了解,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对于固定资产的内部评价,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资产属性:固定资产包含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等,具体资产属性的不同会对其使用寿命、折旧率等产生影响。
②资产维修: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维修保养,维修质量直接影响到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
③折旧政策: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制定需要根据不同资产属性和使用情况进行选择,选用合适的折旧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消耗程度。
④产出效益:固定资产对企业的产出效益有重要作用,产出效率的高低也是对固定资产内部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⑤经济利益:固定资产对经济利益的产生能力是企业选择购置该资产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对固定资产的内部评价应该纳入经济利益的考虑范畴。
2、穿行测试:执行穿行测试,检查实际中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的购买、折旧、维修、报废等控制措施是否与设计的内部控制一致。如果发现实际操作与内部控制不一致,则需要进一步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在审计固定资产时,穿行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审计程序,用于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设计和执行情况。穿行测试的过程如下:
①确定关键节点:根据企业固定资产的情况,确定重点关注的环节,例如购置、入库、验收、登记、计提折旧等。
②选择样本:按照一定比例或者数量,选择符合条件的样本进行测试,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例如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不同金额范围的固定资产等。
③追踪测试:从采购、验收等环节开始,逐步追踪固定资产的流程,检查各个环节的凭证和文件是否齐备、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经过审批和授权等。
④记录测试结果:记录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包括凭证和文件缺失、审核不严密、授权不规范等,以及需要改进或加强的控制措施。
⑤给出结论:根据测试结果,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有效性,给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3、确认资产存在和归属:确认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是否归属被审计单位所有,以及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要确认资产的存在和归属,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审计目标:
①存在性:记录的资产是真实存在的。
②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③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均已包括。
具体地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确认资产的存在和归属:
①盘点:对于存货等实物资产,可对其进行盘点,确认其数量和存放位置,确保被记录的资产确实存在。
②核对:与相关凭证、合同、单据等进行核对,以确认记录的资产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
③调阅合同:查看相关合同或协议,以确认该合同或协议所规定的资产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有。
④确认账户余额:对于金融资产,可通过确认账户余额等方式,确认其存在性和归属情况。
4、计价和余额确认:确认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是否符合会计准则,余额是否正确。
在固定资产的计价中,审计人员需要确认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会以成本或成本减少折旧的方式计价。审计人员需要核实被审计单位是否按照国家有关准则和规定计价,是否合理地分摊间接费用等。同时也需要核实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是否恰当,折旧的年限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如果固定资产出现损耗、报废等情况,审计人员还需要核实是否进行了适当的减值处理。
在余额确认方面,审计人员需要核实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否与实际价值相符。对于实物资产,可以进行盘点来确认其数量和存放位置,从而核实其存在性;对于金融资产,可以通过确认账户余额等方式来确认其存在性和归属情况。此外,审计人员还需要核实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加工等,保证其账面价值的准确性。最后,审计人员需要核实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包括资产的账面价值、折旧政策和方法、增减变动等信息是否正确地披露在财务报表中。
5、披露确认:确认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是否与财务报表相符。
6、注意证据收集: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搜集相关的证据来支持审计结论,可以使用物理检查、询问、资料核查等方法,需要注意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电话咨询
电话:13375198096
微信咨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