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扩大实施范围,强化功能作用,健全收支管理,提升资金效能。
预算工作体现党和国家意志,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聚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合理确定预算收支规模,统筹保障和改善民生,杜绝奢靡浪费等现象。要坚持预算法定,强化预算约束,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
注释:
根据《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的规定和要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的规定包括:
一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由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收取、组织上交。企业按规定应上交的国有资本收益,应及时、足额直接上交财政;
二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支出,由企业在经批准的预算范围内提出申请,报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直接拨付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用途使用、管理预算资金,并依法接受监督;
三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中如需调整,须按规定程序报批。年度预算确定后,企业改变财务隶属关系引起预算级次和关系变化的,应当同时办理预算划转;
四是年度终了后,财政部门应当编制国有资本经营决算草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分析: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将一般公共预算与国企经营收支预算分开,明确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企业岀资人的不同身份。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保障了政府出资人权益,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了国企改革,加快了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2020年将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措施见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取得的成效,表现为:一是规范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二是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三是完善了政府预算管理体系,健全财政管理职能;四是强化了国有企业的责任意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改组成立: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动中国铁路总公司股份制改造。因此,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管理,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管的四级预算编制体系,强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预算编制中的主体作用;
(2)加强对国有资本的收益收缴工作,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并逐步实现预算实施范围的全覆盖;
(3)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结构,适时取消费用性支出,以资本性支出为重点并进一步提高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4)建立全面、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绩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