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生活中,如果是货先到,发票却未到,我们就无法准确地处理存货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个存货入库的预估,也叫暂估入库。暂估业务简单的可理解为货到票未到的业务。
一提到“暂估”,有些小伙伴就头疼了:老板就让我们用这个暂估“调整”报表!
怎么调?先看下图:
从图中的公式可以看出,要想降低利润少交税,途径无非两种:
1、降低收入;
2、提高成本费用。
收入需要通过开票系统开具发票,因此,相比隐瞒收入而言,提高成本费用就显得相对简单易操作。如今的暂估成本往往涉嫌虚增成本,有偷逃税风险。
于是乎,暂估就这么被玩坏了......
1 “暂估入账”被查 补税+罚款1350万 小编评价:这家建筑企业在没有任何凭证的情况下入账,又在没有任何凭证的情况下直接核销。这样的省税方式可谓是即大胆,又愚蠢。即使该企业与税务部门关系再好,也一定会在某个时点被稽查出来。这种账务处理,就好比给企业安装了一个定时炸弹,且这个炸弹一定会爆炸。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34号)的规定,该种方式下, 企业利用他人虚开专票进行偷税的,将按照相关法规,处以偷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2 “暂估入账”的相关会计分录 暂估入库会计分录: 某公司购进原材料A一批(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税率13%),原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发票。合同约定材料价格共计1130元(含税)。 当月入库未收到发票,月底时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的库存成本,应进行暂估入账。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000 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 —暂估/无票 1000 注意: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暂估。待下月取得专票时,再冲销这笔分录,然后根据进项税票做正常业务处理。 暂估费用会计分录: 某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预付了2万元的招待费用,月末还没收到发票,决定对这笔费用暂估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20,000 贷:预付账款 20,000 待下月收到发票后,发现招待费发票上的金额为2.2万元。会计做账时先要红字冲回上月的暂估分录: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20,000 贷:预付账款 - 20,000 然后再根据发票金额,正常做账。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22,000 贷:预付账款 20,000 银行存款 2,000 注意:暂估入账的费用,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需做纳税调增处理。 暂估冲回会计分录: 1)红字冲回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 -1000 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 —暂估/无票 -1000 2)收到发票,作常规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 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 1130 注意:按照规定,暂估入库要在次月红字冲回。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次月发票还是没有收到,月初冲回月末再次暂估,会无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发票时再冲回。 3 跨年暂估如何处理 跨年“暂估入账”其实只是前述暂估中的一种特殊的情况,可以比照处理,只是由于跨越年度会使一些会计科目发生变化,有些小伙伴就有点迷糊了。 会计处理如下: 1.跨期取得的发票未在当年确认费用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跨期取得的发票,费用已经在上年做了预提: 预提分录: 借:成本费用类科目 贷:其他应付款 (1)若在汇算清缴之前取得发票 冲销预提费用的科目,然后正常做费用即可,这样汇算清缴是不用做处理的。 (2)若在汇算清缴之后取得发票 需要先做纳税调增,待发票取得时做冲销预提费用的分录。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例】B公司是一般纳税人,2021年12月购进一批货物,但是没有取得发票,入库单不含税金额为1000元。 1.暂估入账 借:库存商品 1000 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 ——暂估 1000 2.当期销售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 贷:库存商品 1000 3.2022年5月31日汇缴之前取得发票1200元(不含税金额),先冲销之前暂估 借:库存商品 -1000 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 ——暂估 -1000 4.根据取得的发票金额据实入账 借:库存商品 1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6 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 1356 5.由于去年少暂估,导致少结转200元成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贷:库存商品 200 6.由于去年少暂估,导致少转200元成本,导致多缴企业所得税200×25%=50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7.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4 暂估常年不冲有何风险 1.暂估成本可以跨年吗?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2011年34号)第六条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按上述规定,是可以跨年,但是必须在汇算清缴前取得对应发票,否则不能税前扣除。 一般情况下,到次年5月31日汇算清缴前没有取得发票的不能税前扣除,就要调整增加利润额,计算交企业所得税了。并且最好红冲掉,如果不红冲掉的话,以后稽查时存在补税,交滞纳金和罚款的风险的。 2.暂估未取得扣税凭证,但已经在税前扣除,会如何?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企业暂估的成本费用一定要在次年5月31日汇算清缴前取得发票再税前扣除!如在汇算清缴结束后还未取得相关发票就税前扣除的,不仅要调增企业所得税,还要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甚至罚金!